查看原文
其他

愿菩提心的四个助缘(一、坦诚无欺)

2017-03-18 生根活佛 生根活佛

愿菩提心的四个助缘(一、坦诚无欺)

作者:生根活佛


我们的愿菩提心就像如意宝,求什么都能得到,你求菩提心才能得到解脱以及成就,因为,菩提心是得到解脱和成就的种子,我们要使种子不枯萎、不被踩踏、不被鸟吃,就要使这颗种子得到保护,回避一切使它不能发芽的危害,就像保护如意宝,防止强盗一样。

那么,我们为了保护如意宝般的菩提心,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?我们需要四个助缘,才能让菩提心不断地增长乃至发光。这四种助缘是非常清净的,犹如雪山一般洁白,所以古人称为“四种白法。” 又叫菩提四正法,或称为菩提四助缘,它们使我们大乘的发心不断增长,在任何时候不能放弃四正法。菩提心的四个助缘就是:坦诚无欺,清净无染、赞美无非以及仁慈无诳。

第一,坦诚无欺:坦指的是坦率以及坦然;诚指的是真诚以及诚实。总的来说,就是不欺骗,坦率真诚之心。修学菩提心要真诚地对待别人,真心与别人相处,就算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能欺骗任何众生,尤其是不能欺骗上师和施主。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坦诚呢?

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,我们和任何人的交往如果不能维持一方或双方的心理平衡,势必会造成关系的裂痕,这样一来,你的心理就不平衡了。当你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时,你的心里自然而然就会产生隐瞒和欺骗之心。

 人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调整自己的心态,运用充分的理由保持继续平衡下去,不然的话,你就会开始封闭自我,欺骗自己,同时也欺骗他人,你最后会变为不真诚之人,从此你的内心空间就会生起隐瞒和欺骗,你就会把本来以及本真的东西都掩盖起来,你和他人之间就没有坦诚相见的机会了。

这样就伤害了自己,同时也伤害了他人,让你的菩提心种子无法发芽。所以我们学佛者必须要做到坦诚无欺,坦诚的佛教徒就是真正的佛子。做一个坦诚无欺的佛教徒,你做任何事情都能变为菩提心的种子。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变为坦诚无欺的佛弟子呢? 

     从前有一个秃头的人,他对自己的秃头实在感到无限的苦恼。冬天身上可以多穿几件衣服,可以不受寒冷,可是自己的头上不管戴上多厚的帽子都还是怕冷。炎热的夏天戴了帽子又怕热,不戴帽子的话虻、苍蝇、蚊子都要找他头上的麻烦,使他日夜不安。

有一天他遇上多年不见的朋友,便向他诉苦。朋友说:“离开这里约二十里的地方,有一位很高明的医生,不论什么疑难杂症,一经他诊治都能妙手回春,你为什么不去医治呢”?秃头的人听到朋友这个消息,非常地喜悦,于是根据朋友写的地址去找那位医生。最后他终于找到了,秃头的人对医生说出了自己秃头的烦恼,求他诊治。

这位高明的医生也摘下了自己的帽子说:‘你看,我不也是秃头吗,我自己的秃头都不能医治,怎么能医治你的秃头呢?这位医生对病人很坦诚,能医治的病症,专心地为人治病,不能医治的,绝不用试探的方法耽误人家病情,这就是诚实无欺的好医生呀! 

  我们修学菩提心的人,应该学习那位秃头医生的坦诚精神。可是现在很多人,自己都不明白的事情,偏依文依仪地教给人家,所谓自迷迷人,自欺欺人,多少人因此走进了歪门邪道以及绕了弯路,不知增加了多少是非,增添了多少罪业。世间若人人坦诚无欺,不知要减少多少是非,减少多少罪业。

真正修炼菩提心的人,说话实事求是,做事光明正大,真诚地对待别人,真心地与别人相处,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,这种思维方式能够长养我们的菩提心,才能让我们得到解脱以及成就。因此,我们说话,做事都要坦白以及真诚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点击下面获取更多内容

1大圆满法的历史

2凡心如何转变菩提心

3道听途说,德之弃也

4幸饶弥沃是什么样人物

5为什么汉地就没有活佛?

6“雍仲本教”到底是什么样的宗教?

7密乘的传承、传法、讲经、灌顶


声明:

您的赞赏红包,全部用于文章作者生根活佛弘法利生事业中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